A bullet train passes below Mt. Fuji in Japan.
日本东日本铁路公司(JR东日本)近日宣布,计划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实现全自动驾驶新干线列车的全面运行。这一目标将分阶段推进:2028年将率先推出具备“第二级自动化”能力的升级版列车,在长野至新潟的短途路段试行;2029年启动“第三级自动化”测试,实现无人驾驶但保留车上工作人员;最终于2030年代中期在东京至新潟的“上越新干线”完成“第四级自动化”部署,彻底取消司机和操作员。
日本的新干线系统自1964年投入运营以来,已成为全球高速铁路的标杆。目前,其列车最高时速达300公里,且全面采用电力驱动,较早期型号更轻量化。JR东日本自2018年提出“2027年转型计划”以来,自动驾驶技术始终是核心战略之一。公司表示,此举旨在通过技术创新简化运营流程、提升可持续性,并应对日本日益严峻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日本社会正面临深度老龄化挑战——约10%人口超过80岁,加之出生率持续低迷,劳动力市场缺口不断扩大。JR东日本在声明中坦言,自动化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解决人力不足的关键方案。自2009年起,日本企业便积极探索自动化替代方案,涵盖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不过,批评者指出,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忽视“以人为本”的解决路径,例如放宽移民政策或改善劳动环境。
相较于自动驾驶汽车,新干线的自动化更具可行性。固定轨道、预设时刻表及封闭运行环境大幅降低了变量干扰,系统复杂度远低于开放道路场景。目前,上越新干线列车时速已达275公里,未来全自动驾驶模式下,安全性和效率或将进一步提升。JR东日本强调,技术升级将伴随严格测试,例如第三级自动化将在停用线路上进行长期验证,确保万无一失。
这一计划若成功实施,不仅将巩固日本在轨道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可能为全球铁路自动化提供范本。随着人口结构变化的压力持续加剧,技术革新与人文关怀的平衡,或成为日本社会未来的核心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