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近4亿肝病患者,700多万肝硬化患者,同时,每年新增30万~50万的肝衰竭患者。对于肝衰竭,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根治方式。现实中,很多人因等不到人类供肝而失去生命。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以基因编辑猪为供体的异种器官移植研究或给更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北京时间3月27日凌晨,中国研究团队题为《Gene-modified pig-to-human liver xenotransplantation》的论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报告了世界首例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成功案例。
本次发表的论文
该项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窦科峰带领研究团队完成。而提供肝脏的多基因编辑猪,则是由四川科技企业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培育而成。
据新华社报道,《自然》杂志专门就这篇论文举行在线记者会,介绍这是已知的全球首个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移植给脑死亡人类受体的成功案例,论文发表标志着这项去年3月完成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自然》网站相关报道表示这是“将动物器官移植给人的一个里程碑”。
“猪肝脏”在脑死亡患者体内“工作”10天
西京医院资料显示,在该项研究中,窦科峰院士带领医院团队成功将一只多基因编辑猪的全肝以辅助的方式移植到一位脑死亡患者体内。手术中,移植肝脏恢复血流后即刻分泌胆汁,未见超急性排斥反应。
本次研究中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示意图(图据西京医院)
而后,经过10日的观察期,直至观察终点,移植的猪肝脏颜色、质地正常,血流动力学良好,能持续分泌胆汁,外周血中的转氨酶、胆红素和猪源性白蛋白等指标变化符合生理预期,凝血功能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受体免疫应答有关的补体活化、T细胞和B细胞反应均被良好抑制。同时,尚未发现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人体传播的情况。
西京医院表示,该研究成果说明供体猪的六基因编辑策略+受体特异性免疫抑制方案组合在控制异种肝移植超急性排斥和急性排斥方面是安全有效的,猪肝在人体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短期内并不会出现跨物种感染。
窦科峰院士曾介绍,该项研究的顺利开展,是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异种肝移植向临床迈进的关键一步,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四川造”基因编辑猪:
为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发表论文的研究中,器官供体为一只6基因编辑猪,来自位于四川省内江市的中科奥格DPF医用供体猪培育中心。
3月25日,中科奥格受邀出席《自然》杂志全球新闻发布会,公司董事长潘登科教授、首席科学家邓绍平教授代表团队,向《科学新闻》等20余家全球权威媒体介绍了基因编辑供体猪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相关问题,受到全球关注。
潘登科表示,猪器官因其生理功能、大小与人类较为匹配,成为极具潜力的供体来源,“中科奥格提供的基因编辑猪,在此次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猪经过6基因编辑,敲除了介导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关键基因,如GGTA1、β4GalNT2和Neu5Gc,同时插入了有助于异种移植相容性的人源基因(CD46、CD55、TBM),大大降低了免疫排斥风险,为移植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潘登科认为这一成果发表于《自然》,充分证明了中科奥格基因编辑猪在异种肝脏移植领域的卓越地位和重大价值,“实际上,中科奥格不仅为此次临床研究提供了高质量基因编辑供体猪,而且作为临床研究的合作方参与了研究全过程。”他表示,这次突破是从2010年,基因编辑猪15年的研发和合作的基础上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未来中科奥格将进一步与中国多个器官移植中心开展各种器官移植的临床研究,推动异种移植走向临床,真正解决器官短缺问题。
中科奥格DPF医用供体猪培育中心(图据中科奥格)
20余年技术积累
助力我国异种器官移植技术发展
培育出符合要求的基因编辑供体猪,是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得以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仅2025年,中科奥格的基因编辑猪就已参与了我国多场异种器官移植重要研究,包括1月开展的“多基因编辑猪-脑死亡遗体”肝脏原位移植研究,3月开展的“多基因编辑猪-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移植研究,前者为国际上首次实现基因编辑猪肝脏对人体肝脏完全替代,后者则是亚洲首例、全球第五例“多基因编辑猪-终末期肾病患者”异种肾移植手术。
而这些重要进展的背后,是超过20年的技术积累。潘登科过去接受封面记者采访时曾介绍,早在2003年,团队就开始了基因编辑猪异种器官移植最底层的技术积累,进行克隆猪研究。2010年,他们培育出中国第一头“抗超急性免疫排斥基因猪”,正式打开中国异种大器官移植新时代。
随后,自2013年起,潘登科团队开始持续为全国多个器官移植中心提供移植用猪,并陆续与多家医院展开合作,在不断优化供体猪的同时,推动基因编辑异种器官移植研究一步步从“猪-猴”过渡至“猪-脑死亡受体”。
截至目前,潘登科团队已完成69例“猪-猴”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前研究,以及8例“猪-脑死亡受试者”异种器官移植亚临床研究,应用到研究中的供体猪也从1基因、4基因编辑猪,逐渐升级到6基因编辑猪,并且6基因编辑猪实现自然繁育,可以批量生产供体猪。